愿善良的人都被溫柔以待
來源:高家堰所 作者:楊娟 發布時間:2023年02月22日 20:08:50
很久沒有一部影片能讓我淚流滿面了。
《天堂的張望》講述了一個遭遺棄、與養父共度天倫時光,不幸卻被病魔摧殘,因家境貧寒不得不被動放棄治療,為自己安排后事的8歲小女孩感人故事。
張望出生即被親生父母遺棄。因家境窮苦未能娶妻生子的張國華在山上撿柴時,聽到草叢里嬰兒的哭聲,便抱回家起名張望,預示著生活從此有了希望。父女倆相依為命,日子清貧,卻其樂融融。
窮人的孩子早當家,五歲的張望就學會做家務,給父親揉肩、捶背、洗衣、做飯。張國華靠編竹框謀生,入不付出,父女倆經常米飯就咸菜,營養不良的張望自小瘦弱,但超乎年齡的懂事、樂觀、善解人意,看著讓人心疼。
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活,卻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,年僅七歲的張望幫父親賣蘋果為了能夠買本練習冊,在稱稱的時候,稱桿傾斜打到女買主臉上,為此挨了一耳光,鼻血如注。父親想找揚長而去的買主理倫時,張望說怪她自己,阻止了父親,張望遇事從不抱怨,先是自我檢討。自此后的多日,她經常流鼻血,隨后,父親帶她到鎮衛生院就醫,醫生發現情況不對,隨到上級醫院就診,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,這讓原本貧苦的家庭,雪上加霜。
高昂的治療費用擊垮了本就風雨飄搖的家庭,父親挨家挨戶東拚西湊,籌來1萬多元,對于30多萬元高額費用,杯水車薪,張國華以淚洗面,懂事乖巧的張望看著絕望的父親,無耐決定放棄治療。
無助的父親帶著她回家,滿足了張望的心愿,給她買了一個向往已久的發箍、買了件衣服、照了2張照片和一包泡面。張望的主管護師看著善解人意的孩子,心有不甘,決心幫她,喊來表姐記者王小月,倆人幾經輾轉到了張望家里。經深入了解,得知張望的身世和遭遇深受觸動,通過媒體將張望情況曝光,引發社會各界關注,近70萬元的善款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。
2個多月治療里,她從未發出一聲呻吟,她的堅強、冷靜、隱忍,忍受著成人都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病疼折磨,最終還是未能等到配型的骨髓。
在她生命的盡頭,她交待了后事,把她的眼角膜捐給一位小哥,把尚未用完的善款分配給與她一樣家境貧寒的七位患病小朋友。
看著她渴望活著清澈如蓮的眼神,讓人心碎,在一次次醫生搶救過程中,她的堅強,讓人淚目。這樣的場景是那么地讓人心痛,也曾似曾相識過。
影片通過7歲白血病患者張望的故事,向觀眾展示了人間真情。張望的原型是四川省永興鎮2005年8月已故8歲女孩佘艷—出生遭遺棄、被撿,懂事、開朗、善解人意,與養父相依為命,她臨終把全國各地捐贈余款54萬分成了7份,她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,他們中最大的19歲,最小的只有2歲。
張望來到人世間,短短8年時間,雖歷盡劫難,即使自己遍體鱗傷,也把溫柔善良留給世界,留給他人。
茫茫人海,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只螞蟻,面對貧窮與疾病、痛苦與災難時,也要拼命地掙扎,社會中需要被救助的人很多,正是因如此,我們才要勇敢一些,頑強一些,美好才會來的不那么的艱難。
《天堂的張望》有落幕之時,但天使佘艷的故事,卻永遠烙在我們的心中,提醒著我們要學會愛與被愛。
愿天下善良的人都被溫柔以待,少些痛苦,多些被愛。
- 上一篇:淺談國企基層單位文化建設與管理
- 下一篇:砌下金沙水 茗味襯蘭香
友情鏈接:
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
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
湖北省紀委監委
高速公路網站